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「先放手,再放心」講座 學習《心經》的人生智慧
2023-08-08
台灣著名作家吳若權於8月5日在八打靈再也佛光文教中心,分享《心經》的其中7個人生智慧,希望大家透過《心經》,更加懂得人生要活在當下,因為只有此刻才是最真的。此次講座主題為「先放手,再放心:我從《心經》學到的人生智慧」講座會,由佛光文化聯合《星洲日報》及富貴集團聯辦,適逢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,許多信眾前來聆聽,現場超過300人出席。
吳若權是作家,也是節目主持人,同時也是多家企業行銷顧問,他從《心經》中學到7個人生智慧,包括觀看事物的方式與覺察的角度、不要相信自己的念頭、無常其實是日常、苦的根源是因為不接受、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恐懼、要相信自己是被愛的,以及真正的獨立是保持連結。
他說,《心經》講空和無,往往讓人誤解,變得消極,如「認為人生一切都是空,所以凡事不要當真」、「人生很苦,要想跳脫才能離苦得樂」,甚至認為「為了超越煩惱,無法改變別人,就只能改變自己」。他說,這些都是一種誤解,實際上透過《心經》,人生更加要懂得活在當下,因為只有此刻才是真的。「人生不長,所以要認真經歷,接受臣服,把痛苦視作妄相,同時要同理慈悲,多為別人著想,彼此要一起精進。」
吳若權並解釋「放棄」和「放下」的不同,放棄是沒有目標、不抱期待,輸贏都無所謂;而放下是指放下煩惱,得失或勝負都不再牽掛。「我們要把握每一個當下,保持開放去體驗一切,對事物先不用下定論,必須無限制地包括各種可能性。所有的恐懼都是妄念,只有愛與慈悲是實相。」吳若權表明,他個人最喜歡《心經》中最後一句「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」,它是最高的智慧,無可超越的知見,能消除一切煩惱。呼籲大家一起去向沒有煩惱恐懼的彼岸,成就覺智圓滿。
講座會結束後,吳若權也幫每一位購書的讀者簽名及拍照留念。
吳若權是作家,也是節目主持人,同時也是多家企業行銷顧問,他從《心經》中學到7個人生智慧,包括觀看事物的方式與覺察的角度、不要相信自己的念頭、無常其實是日常、苦的根源是因為不接受、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恐懼、要相信自己是被愛的,以及真正的獨立是保持連結。
他說,《心經》講空和無,往往讓人誤解,變得消極,如「認為人生一切都是空,所以凡事不要當真」、「人生很苦,要想跳脫才能離苦得樂」,甚至認為「為了超越煩惱,無法改變別人,就只能改變自己」。他說,這些都是一種誤解,實際上透過《心經》,人生更加要懂得活在當下,因為只有此刻才是真的。「人生不長,所以要認真經歷,接受臣服,把痛苦視作妄相,同時要同理慈悲,多為別人著想,彼此要一起精進。」
吳若權並解釋「放棄」和「放下」的不同,放棄是沒有目標、不抱期待,輸贏都無所謂;而放下是指放下煩惱,得失或勝負都不再牽掛。「我們要把握每一個當下,保持開放去體驗一切,對事物先不用下定論,必須無限制地包括各種可能性。所有的恐懼都是妄念,只有愛與慈悲是實相。」吳若權表明,他個人最喜歡《心經》中最後一句「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」,它是最高的智慧,無可超越的知見,能消除一切煩惱。呼籲大家一起去向沒有煩惱恐懼的彼岸,成就覺智圓滿。
講座會結束後,吳若權也幫每一位購書的讀者簽名及拍照留念。
最新消息
相
關
消
息
與星雲大師再一次靠近 東京論壇回顧星雲大師的智慧與風範 2025-07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齊豫與李建復攜手嗨翻全場 2025-06-30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歐麗娟詮釋紅樓繁華大觀園外還有整座人間 2025-06-29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怡蓁與陳義芝解說驀然回首的辛棄疾 2025-06-26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王文靜談住在喜馬拉雅山風光 2025-06-25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陳月卿分享如何升級自癒力 2025-06-24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謝震武暢談活出上善若水的人生 2025-06-23
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 蔣勳聚焦談「祇樹給孤獨園」 2025-06-22